華富米行糧油雜貨店 是中轉站還是終點站?

撰文:陳嘉穎

華富邨自 1967 年落成至今,已有 56 年歷史。隨着政府宣佈華富邨重建的消息傳出,它的去向就開始走進大眾的關注之中。屋邨以市鎮概念設計,所以建築師廖本懷秉持着「自給自足」的社區設計為目標,在邨內設有街市、商場、學校、圖書館及各種康樂場地和設施,在當時可謂是創舉,也是公屋的一個重要里程碑。而其中一間位於街市的店鋪,就是與華富居民共渡柴米油鹽 44 年的華富米行雜貨店。 

華富米行雜貨店的老闆是吳漢彬,大家都稱他為 Dee 哥。Dee 哥的父親也是開米行雜貨店,因此他自小耳濡目染,對米行雜貨店的運作也很熟悉。Dee 哥本身不是華富居民,那時在灣仔的雜貨店因為遷拆被迫結業,而居住在華富的姊姊,告知他華富邨有空置舖位,他便決定來到華富再續事業。 

米行雜貨店除新年外年中無休,每天早上 8 時營業到晚上 6 時,Dee 哥人生很多的時光都在店內渡過。44 年經歷的變與不變,當中竟有午飯的習慣。店內後方原設有個小廚房,頗有前舖後居的概念,以前他會專門請人回來煮午飯和伙記一起吃。他說現在多數在附近快餐店買,或開公司貨車到香港仔買兩餸飯。午飯的習慣不得不跟隨時代的改變。但米行雜貨店仍保留着舊式米行的糴米方式,把米一袋袋打開,讓你幾斤幾兩買。問到還有人這樣買米嗎?他說:「好多!大把人一包包咁買。有啲住貝沙灣嘅都揸車嚟買。」確實,能夠自己決定買多買少的概念,其實還是非常適合不會常常煮飯的現代人生活。 

營商多年的 Dee 哥對很多事的確有自己獨到的見解。問到近年附近開了幾間超市,對生意是否有影響,他說:「無咗佢先大鑊!」Dee 哥解釋他的營商之道,他認為市場很需要比較,顧客不是傻的,超市的貨品比米行雜貨店要貴,人們自然來雜貨店買。再者,油糧雜貨店與超市的貨源很不同,兩者可以服務的顧客需求也不同。更重要的是,他認為做地舖人流很重要,所以多一點不同類型的店舖存在,才能吸引多一點人流。 

確實,能夠屹立在華富 44 載,相信定有其道理,其中需要商人對市場有一定敏銳度。店裏懸掛着不少火鍋底料,不少是嶄新牌子,Dee 哥說疫情期間觀察到有這樣的需求,很多人被困在家裏,就只能打邊爐弄蛋糕,所以就進了一些新貨品回應需求。從對談中發現, Dee 哥對華富邨以及華富居民的需求有很深入的了解,問及他會否為菲傭印傭多增添貨品時,他說華富邨已有專門為他們服務的店舖。再問及 Dee 哥是否會去逛華富,了解其他店的商品時,為我們穿針引線做訪問的社工打趣道:「係啦,我上次嚟搵佢,就係去惠康!」整場訪問不算很多表情的 Dee 哥聽到後,也露出小孩秘密被發現似的靦腆一笑。

現在可以糴米的店舖逐漸式微,好奇Dee 哥是不是對很多貨品瞭如指掌、藉營商會否認識很多街坊時,Dee 哥以平淡的語氣簡單回答:「都有其他舊舖有,係少啲」、「都係個啲,都係咁做,有代理會搞」、「識,好熟啦」,Dee 哥似乎是個殷實的商人,有一說一,自然也不接受我們早已預備的矯情發問。惟問及 Dee 哥的華富米行雜貨店為何能成為生意好的其中一店時,他卻肯定地說:「我哋會幫人諗。有啲鋪開咗係咁就係咁。我哋唔係,會買雪櫃添置新設備」是的,觀察需求,回應需求,是 Dee 哥的米行雜貨店受歡迎的原因,也可能就是現今社會都很需要的。 

Dee 哥「會幫人諗」的概念,與當初總設計師廖本懷的市鎮概念不謀而合。廖本懷認為華富邨不止是屋邨,而是回應居民生活所需的小市鎮。除了各種店鋪設施,為了居民的衛生情況著想,即使面對為節省成本,每間屋不需獨立廚廁的聲音,廖本懷還是堅持,才有了今日的華富邨。 

而面對華富重建,這些理念又是否能被保留延續?Dee 哥身為華富商會主席,他也曾反映說希望保有地舖,不只是以商場的營運模式。房署給 Dee 哥的回覆是「居民行先」,其他細節,並未公佈。 

當初Dee 哥灣仔的店舖因拆樓而結業,輾轉來到華富再開米行雜貨店。時代的巨輪推進,44 載後,華富也面臨遷拆,他的米行雜貨店又會在洪流中如何自處?Dee 哥說這 「無辦法」、「改變唔到」。至於華富重建後會否再去開店?Dee 哥只可以說還不知道, 唯有「到時再決定」。這也不失為變幻中的處世之道吧。